進入臘月,年味逐漸顯現(xiàn),路燈上掛起了紅燈籠,街邊的商販也開始賣起了年貨,火紅的春聯(lián)、“福”字,噴香的干果、色澤鮮艷的水果在攤子上等待人們的光臨。但即便紅燈籠掛起來,街頭巷尾熱鬧起來,總還覺得年味不足,依然懷念小時候過年的光景,或許煙火氣里才有濃濃的年味。
那時候,家家日子過得都差不多,賺不到許多錢,也吃不到山珍海味,戶戶日子過得緊巴巴。記得那時,我們居住的房子還是土墻,一層層土磚砌起來,再糊上一層泥巴就是一家人遮風擋雨的屋子。為了防止土墻的灰塵亂飄,也為了讓墻壁看著整潔一些,漂亮一些,母親們花費了不少功夫把報紙貼滿墻。墻底下是土坑,土坑上是一家人的溫飽。雖然住在這般簡陋的房間里,卻鮮少有人覺得難堪,覺得卑微,因為家家?guī)缀跻粋€樣,人們的心態(tài)也平和,只踏踏實實地過好自己的日子,有衣服穿,有飯吃,偶爾能趕趟大集,看場露天電影、看場戲,便覺得滿足了。簡單的日子是容易讓人幸福的。
那時候生活條件雖不如現(xiàn)在,年味卻是那么濃,讓人一生難忘。進了臘月就是年,每年到了臘月里,春節(jié)的氛圍就濃起來。先是家家戶戶的院子里掛起了臘肉,腌起了酸菜,曬起了咸菜干,接著就是殺年豬、年羊,過臘八節(jié)、祭灶神等。那時最熱鬧的要數(shù)趕大集的時候。在我們老家,每逢一號和十五號都是趕大集的日子,尤其春節(jié)前的這兩天,大集上往往是人群熙攘,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貨品。擁擠在人群中,耳邊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眼前是各式各樣的年貨,大紅的燈籠、火紅的春聯(lián),喜慶的“福”字,熱氣喧騰的饃饃、油餅,綠油油的青菜,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橘子,還有不斷叫喚著的家禽與牲畜,把過年的氛圍烘托到了極致。
人們輾轉(zhuǎn)在不同的攤位前,不停地買著,說著,笑著,歡聲笑語在臘月里久久回蕩。而春節(jié)期間,雖然桌上的飯菜并不豐盛,手中的玩具也并不新鮮,但人人都是滿懷期待的在守歲中過完除夕,迎接新年,在大年初一的拜年聲中開啟新的一歲。那時,人們的愿望簡單,生活也簡單,過年是一項莊重的儀式,人們總以虔誠的心去對待。如今,日子過得好了,土房子早已變成了小洋樓,吃喝也不用愁,但心里總覺得“年”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年”?,F(xiàn)在的“年”,少了期待,少了味道,和平常的日子并沒有多少差別。或許因為容易得到,年味才淡下去。
年味總在回憶中,總在過往的歲月里散發(fā)著濃郁的煙火味,但這樣的“年”注定成為記憶中一道特別的風景,在歲月深處伴我們迎來一個又一個“新年”。(計量檢驗中心 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