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從一個“鬧”字開始。全村老少只有“鬧”過元宵這個年才算過的舒坦、圓滿;只有“鬧”過元宵才會讓只有在正月里舍得歇閑的莊稼人把壓抑了一年的苦,借著狂歡恣意釋放;只有“鬧”過元宵才算給年畫了一個句號。
在家鄉(xiāng)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就忙著走親戚拜大年,在迎來送往中不知不覺元宵節(jié)佳節(jié)已至。愛熱鬧的人就不敢聽樂器的響動,只要聽到那熟悉的“咚咚鏘”,愛熱鬧的叔叔、嬸嬸顧不上把端在手上的飯吃完,夾上一塊辣子饃,拿上家里的家伙事就風風火火朝著大隊院匯集。
鼓是鄉(xiāng)村“鬧”元宵的“發(fā)令官”。只要來上一面鼓“咚咚咚”的敲起來,不管你是住在山卯上還是住在偏僻的溝塘邊都能讓人聞之心動,順著它飄來的方向從四面八方向一個中心匯集,不一會兒咚咚的鼓聲里有了鑼的洪亮悠長,镲的鏗鏘聲聲,一群褪去了羞澀與靦腆的莊稼漢神采飛揚的敲起了震天的鑼鼓,驚得樹梢那群攆著人轉(zhuǎn)的麻雀四散飛去。你看,平時見人就臉紅的二叔把大鼓掛在腰間,蹲著馬步,一雙鼓槌拿在手中是上下翻飛妙音不斷;你看,大毛哥和三紅哥正在“斗镲”,兩個人那镲拍的是不分伯仲引得人們連連拍手叫好。村里敲鑼鼓的老把式們在鬧元宵這天最忙,他們站在鼓隊的中心位置,支棱著耳朵捕捉著隊伍里沒踩上點的異響,及時對其進行技術(shù)指點,為這場熱情似火,高潮迭起的節(jié)日盛會增添光彩他們的異彩。
“鬧”元宵怎能少了潑辣豪放的“半邊天”,聽見“咚咚鏘”集結(jié)令的她們,扛起早早裝扮一新的花桿向場院小跑而去。目光順著竹竿而上,目及之處一片艷麗!細長的竹竿綴上用各色彩綢扎的繡球花,再配上繡著金線的繡帶,在竹尖上扎上一個用毛線做的繡球,身材纖纖的竹竿就被打扮成一位穿著七彩裙裝的妖嬈女子。村里繞花桿的婦女多是那些愛說,愛笑,性格潑辣的嬸嬸或者小媳婦,她們只要聽一遍鼓點就能編排出新穎好看的繞花桿動作。“扭胯幅度要大,跳高一點,跑的時候大家快慢一致。”你聽,愛熱鬧的青竹嬸子正在進行現(xiàn)場指導,領(lǐng)著一幫子“半邊天”隨著鼓點節(jié)奏一會而群桿飛舞,一會兒蜻蜓點水,把家鄉(xiāng)的“鬧”元宵推向五彩繽紛的高潮。
傍晚時分,鬧了一天的人們才意猶未盡的散去,早已等的不耐煩的孩子們趕緊跑回家里,找出年前買的燈籠,點上蠟燭,小心翼翼的向場院走去。一盞,兩盞,三盞……
慢慢地場院變成了燈的海洋。皎潔的月光下,一群孩子正在為到底是兔子燈好看還是小馬燈好看而爭論不休,一陣風吹過,小馬燈搖曳著微弱的光差點熄滅,孩子們立馬圍攏在一起擋住風,讓小馬燈重新燃起,剛才的爭執(zhí)早已煙消云散,他們又“嘰嘰喳喳”的攀比起各自過年的壓歲錢。踩著月光,提著燈籠追逐嬉鬧,孩子們把夜晚的元宵節(jié)“鬧”的是歡騰的喜慶。
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鑼鼓喧天似乎從未停歇,不管村莊現(xiàn)在過年有多少人,只要元宵節(jié)的清晨一聲催戰(zhàn)的鼓音響起,聽到鼓聲的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計,拿起老一輩置辦的家伙事向一個方向匯集,用心中的激情點燃鏗鏘有力的鑼鼓,為即將遠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鄉(xiāng)親加油助威!用妖嬈飛舞的花桿舞出新農(nóng)村新婦女不一樣的神采飛揚與靚麗人生?。▌恿δ茉粗行?nbsp; 李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