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大街小巷便開始似有若無的飄散著艾草香,粽葉香,混雜在各種花香之間,層次豐富的占據(jù)著你的嗅覺,試圖爭奪你的注意力。像是在用他們僅有的方式提醒你,端午到啦。
端午的香不僅是對嗅覺的友好,還是一種無形的保佑,從古至今似乎人們都在用這樣的形式完成一種“護法”,祈禱能得到庇佑護得安康。
艾草香,護家宅
“清明插柳,端午懸艾”。相傳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天帝往人間播撒瘟疫的日子,各種毒蟲四散,妖魔鬼怪也趁機霍亂人間,人們?yōu)榱蓑屨伪傩,便有了家家戶戶在門口懸掛艾草菖蒲、貼鐘馗的習俗,久而久之,這一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
記得小時候家門口的艾草都是奶奶一大早就送過來的,新鮮的艾草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菖蒲葉一根根都是直挺挺,用紅繩將艾草和菖蒲扎成一束,宛如一把尚方寶劍。奶奶是一個很重視過節(jié)習俗的人,每次送來都會再三叮囑父親一定要掛在門廊上,辟邪祈福,保佑全家安康。父親也總是會順了奶奶的意。
六月初的樓道,都是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香氣不僅護家宅安寧也是對家人一種不言語的關懷。
荷包香,護出行
端午香的不僅僅是艾草,還有隨身佩戴的香囊。古人在沒有香水的時候,便將各種香料放入一個小荷包中隨身佩戴,不僅能散發(fā)清香,還能驅蚊祛暑。
每年的端午總是能收到一個香囊,說不準是一種什么味道,但是聞起來總是能讓人安神。以前都是奶奶縫制好一個個小小的香囊,等端午我們回去挨個佩戴在身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顏色,每一個小小的香囊上面奶奶都會秀一個“安”字,奶奶說要保平安。以前的香囊款式很單一,不像現(xiàn)在各種形態(tài)各種顏色。但那一針一線都是寄予了期盼,濃濃的愛都化作了一個小小的“安”,愿出行平安。
粽葉香,護心安
粽子永遠是端午的重頭戲,一片粽葉,一把糯米,不同地域都能折騰出各種的花樣來,于是年年都會有南北的甜咸粽子之爭。南方的糯米包上蛋黃豬肉,一個個濃油赤醬,香氣撲鼻;北方則主打一個樸實,糯米或者黍米用粽葉一包,不多放一點餡料,蘸著蜂蜜或是白糖,香甜軟糯。
到如今,粽子已不再是只有端午那天的限定。往往端午還未至,市場里就能尋到蹤跡,超市里也會有包裝的很漂亮的粽子售賣。但不知怎么,心里總還是惦記著家里的那只有糯米的粽子。樸實的米香蘸著清甜的蜂蜜,柔潤軟糯,還有奶奶那句“我去給你熱熱再吃,吃涼粽子不容易消化”。
又是一年端午時,愿香氣至,佑安康!(計量檢驗中心 向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