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有假么?有時間回來一趟,咱做春卷吃,山上筍子也挖了不少曬成了干,你們帶點回去。”每隔幾天,我都要與父母通道電話,“吃美食”是我們在春日里最頻繁的話題。故鄉(xiāng)的味道鐫刻在味蕾中,千里萬里也不會淡去。
鄉(xiāng)愁是每一位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都難以忘記的情感,距離越遠鄉(xiāng)愁越濃。食物作為鄉(xiāng)愁的載體,其不僅承載了游子對故鄉(xiāng)味蕾的記憶,也能有喚起一次次鮮明的場景,就以故鄉(xiāng)的春天為例,伴隨著萬物復蘇,自然慷慨地饋贈了故鄉(xiāng)豐富的物產(chǎn),河里的魚蝦,山上的地軟、竹筍,田野里的野菜,房前屋后的香椿,春日里,美味遍布,隨手、隨處都可收獲美味。
每年春天,母親都要做一道美食——春卷,這道春卷可謂集春日美食之大成。通常春卷的餡是韭菜、雞蛋皮外加一點兒豬肉,母親卻別出心裁,以春天為餡,想方設法對春日里的美食進行搭配,春筍配臘肉、薺菜配雞蛋、香椿配豆腐、地軟配蝦干、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混搭,滋味特別鮮美。做春卷時,母親會特意炸些小魚,小魚來自于老家的小溪。
春來溪水滿,故鄉(xiāng)的小溪如一條澄澈的絲帶,繞著村莊而流,溪水里有豐富的魚和蝦。那魚和蝦的個頭都不大,小魚通常只有指頭那么長,小蝦則更小,比黃豆粒也大不了多少,最適合油炸。逮魚捕蝦是孩子們的拿手活,只要母親一聲令下,我們就提著網(wǎng)兜和水桶去溪里捕捉去。
春日的溪邊風景如畫,蘆芽射出綠箭,野花迎風招搖,水底水草油油,水面清澈如鏡。逮魚捕蝦最為簡單,網(wǎng)兜向水草豐茂處一抄,躲藏在里頭的小魚小蝦便如驚弓之鳥,慌亂游走,許多就鉆進了細密的網(wǎng)兜,不需要多少功夫就能滿載而歸。帶回來的魚蝦簡單清理后,母親把小魚炸的脆脆的,把小蝦用面裹住后再油炸,酥香脆俱全,一口唇齒留香,再不能忘記。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過:“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童年時品嘗過的味道,總會讓人銘記許久。”當我們羽翼豐滿,飛出故鄉(xiāng)時,身后的風景遠了,但有些味道已經(jīng)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縱然有萬水千山阻隔,憶不散、情不減。(計量檢驗中心 馬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