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偏屋里有許多瓶瓶罐罐,偏屋陰涼干燥,是囤放糧食、各類腌菜和老黑醬的好地方。母親每年都要準備一些腌菜和大醬,裝在那些高矮、胖瘦不一的瓶瓶罐罐里,寶貝似的整齊碼放在屋子里。
母親做腌菜的手藝遠近聞名,尤其做得一手好醬。鄰里都喜歡向她請教做醬的方法。據(jù)母親說,她的做醬方法是外婆手把手教出來的,外婆說嫁人后要持好家,腌菜做醬的功夫一定得到位。我小時候也看過外婆做醬,外婆也教了大姨小姨和舅媽,我也品嘗過她們做的醬,與外婆相比味道很是不一樣,與母親相比,味道也不一樣,我想每個人做的醬或許都有自己的味道吧,就像母親說的有些東西是在心里的,說不出來只有自己知道。母親所做的醬的味道應該就是她“自己知道”的東西發(fā)酵而成的。
母親做的醬原料只有一種,黃豆。母親做醬時耐得住性子,也非常細心。閑來無事的時候,她就坐在院子里用篩子一點點把去年收的黃豆慢慢地篩,篩出灰塵和石子,并且一粒粒把發(fā)黑、蟲蛀的粒挑選出來,剩下的都是顆粒飽滿、干凈的。接著用清水淘洗干凈。母親淘洗時,我給母親壓井,她至少要洗七八遍,等到黃豆粒放進水中,水清澈不見雜質(zhì)時才算淘洗干凈,而后在院子放置兩張長凳子,凳子放上兩個簸籮,把黃豆粒均勻鋪開,晾曬。晾曬最為關鍵,如果沒有曬透,醬很容易就變質(zhì),因此在這道工序時,母親每半天就要給它們翻一翻,確保每個部位都能曬到陽光并且曬透。
在挑選晾曬的過程中,母親還要一邊準備醬曲,醬曲是醬的靈魂所在,既考驗技術也考驗經(jīng)驗。醬曲的每一道工序都與醬的味道、品質(zhì)密切相關,所以做醬曲時母親更為專注。醬曲的原料是玉米面。玉米面需要不停地翻炒,等翻炒到一定程度了再放到簸籮上晾涼。涼透的玉米面和玉米面稀飯和在一起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這就是醬曲。醬曲做好后放到瓷盆里,用棉被蓋上,十幾天后綠茸茸的菌毛就長出來了。
天暖后,就是做醬的日子。母親會挑選一個晴天,把醬曲和黃豆拿出來,把醬曲用石碾一點點碾碎,把黃豆煮熟,用石臼搗碎拌上醬曲,再燒鹽水,將鹽水和黃豆碎攪拌后放到大缸里,等待時間與溫度的魔法。
三個月左右,醬成了,掀開缸上的蓋子,一股純正的醬香味撲鼻而來。母親拿出瓷碗給鄰里一家家送去,我們用醬夾餅吃,滿口香。
今年,母親的瓶瓶罐罐里又被塞滿了,還沒嘗到但那味道已經(jīng)蘇醒,在味蕾里,在心里。(計量檢驗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