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人有句諺語“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佳縣的粉條中南海的飯……”可見陜北粉條的價值。在陜北人的餐桌上,洋芋粉條是常客,勁道的口感,豐富多樣的做法,讓洋芋粉條駐扎尋常百姓家,哺育著一代又一代陜北人。
陜北人對于洋芋可以說是情有獨鐘,也在創(chuàng)新洋芋的做法上下了不少功夫。洋芋擦擦、洋芋攪團、洋芋抿節(jié)等洋芋制成的食物相繼登場,其中洋芋粉條更體現了陜北人對洋芋的鐘情,雖然洋芋粉條的制作過程略顯冗繁。
制作洋芋粉條的過程,在以往缺少機器設備的年代,陜北人都是手工完成的,真的是自給自足。洋芋和洋芋粉條是陜北人從冬到春的“蔬菜”。洋芋從地里挖出,洗凈后先加工成淀粉,然后隨時可制作成粉條。加工成淀粉,是很繁瑣的,原來農人沒有粉碎機,就靠驢拉磨來慢慢磨。首先需要用刀將洋芋切碎,用石磨磨成糊狀,用一塊紗布過濾幾次澄出芡,然后把芡中的水倒干凈,接著用吊漿布把下層淀粉包成塊狀,吊成粉砣,放置到太陽底下暴曬,等到粉砣中的水分被蒸發(fā)掉一半后,再把粉砣打碎。粉砣打碎后,鋪在一塊干凈的布上曬至干透就是我們叫的芡面,存儲起來隨時可以制粉條。
制粉條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都是人工操作,很費力,至少需要三人配合,所以都是幾家合作一起做。搭好一個饸饹床子、準備一口大鍋、一大盆的清水和幾個晾粉條的架子。瞅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這樣粉條晾曬能干得快。 做粉條過程,通常用每一斤淀粉中兌入5克左右明礬,熟練的婆姨們就用三個手指頭捏一小撮,配料基本不差多少。接著把少量水兌點淀粉煮沸,用煮沸的淀粉水來和兌好明釩的淀粉面均勻,這個很燙手的活一般是男人和面,而且要趁面熱的時候壓粉條,壓制粉條這種力氣活一般是男人來干。壓兩床截斷一次,待煮沸兩次就可以撈出,然后及時再倒入冷水盆冷卻,否則就不勁道了。撈粉條和晾粉條一般就是女人來干,待粉條冷卻后再撈出晾在支好的架子上。陜北人都是在沒有農活的冬天做粉條,所以當粉條晾在架子上不到半分鐘就凍在架子上了,否則那光溜溜的是固定不到架子上的。
粉條可以做成不同規(guī)格的圓狀、癟狀,也就是我們吃的寬粉和圓粉。根據喜好選擇不同的篦子,為了方便保存,在粉條沒有干透時剪成一定的長度,再晾在簸箕和笸籮里,干了就收藏起來,一個冬天和來年的粉條就準備好了。雖然費力繁瑣,但陜北的農人還是喜歡吃自己做的粉條,一道道工序,凝結了陜北人飲食的智慧,以及對洋芋的愛與執(zhí)著。
如今生活方便了,想吃隨時可以和芡面,用手擰的饸饹床,吃多少做多少,還可以做成粉皮,粉皮煮丸子湯又是一道美味佳肴。
洋芋粉條的吃法有很多,燴粉條、酸菜粉條包子、涼拌豆芽粉條、羊雜碎粉湯、炒粉條,當然火鍋里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土豆粉是女士的最愛。我最喜歡的就是母親做的洋芋粉條燴酸菜,就是將洋芋、酸菜、凍豆腐、肉臊子燴在一起,洋芋燉爛的黏糊,吸了肉汁的溜滑粉條、酸菜的酸爽加上肉臊子的香味,既沒有油膩也沒有刮酸。當然現在的吃法是把許多喜歡的蔬菜放到一鍋里煮,黃菜、豆腐、豬皮、羊肉……喜歡吃的菜都可以加一些。洋芋粉條耐煮,卻不需要多煮,幾分鐘就可以出鍋,瓷白的老碗盛滿噴香的燴菜,配上一碗白米飯,十分地可口,那滋味現在過年回家也是必備菜肴。
洋芋粉條香味濃,韌勁足,是最為百搭的,可以和蔬菜“共處一鍋”,也可以與肉類“友好相處”,正如陜北人包容、豁達的性格,包藏著生活的各種酸甜苦辣。洋芋粉條香,惹人陣陣想,我時常做一鍋白菜土豆燴粉條或者豆角土豆燴粉條,在品味美食過程又美美地回味一番老家鄉(xiāng)情……(煉鋼廠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