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事那一年,父親跟親戚去鎮(zhèn)街上,興高采烈地買回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在那個小轎車稀缺,摩托車還未成為流行的年代,自行車不僅能夠代步,更是一份榮耀。擁有一輛自行車說明這家人生活還算過得去。“以后你上學(xué),我就騎車送你哩。”父親這樣說著,我們兄妹幾個就成了自行車上的?。
為了公平起見,每天早上父親輪流送我們?nèi)ド蠈W(xué),一人接送一天,享受一天的風(fēng)光與快樂。那時的自行車個頭高,七八歲的孩子只能到車杠,坐車時還得大人給抱上去。我們家的那輛車是一輛鳳凰牌黑色二八大杠。鳳凰的標志在車把手下邊的正中央,通體漆黑,宛如一頭迅猛的黑豹。那時的自行車是清一水的二八大杠,坐墊與車把手之間橫著一條杠可以坐人。上學(xué)時,父親把我抱在前頭的杠上,斜坐著,后頭的車坐上坐著哥哥或是妹妹。他在我身后賣力地蹬車輪,讓自行車飛馳。自行車上有閃亮的車鈴鐺,我是父親的“警鈴”,每看到前頭有人或者閑散的牲口、家禽就撥動車鈴,“鈴鈴鈴,鈴鈴鈴”,清脆的鈴鐺聲是我自豪的吶喊。
我自豪地坐在車上,老遠看到了人就撥動車鈴,一方面是提醒人們避讓,另一方面是炫耀,“鈴鈴鈴,鈴鈴鈴,瞧,我們家有一輛自行車。”那份洋洋自得的心情,至今想起來仍覺得好笑,孩子氣似的,那個年代哪家沒有自行車呢?
父親的自行車不僅用來送我們上下學(xué),它幾乎是父親最有力的幫手。去干活時他騎著自行車,去地里時他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后座上能夠放肥料、放農(nóng)具、工具,扛一袋米、面等,心靈手巧的父親為了讓車子能多載一點東西,專門為車子打了兩個框子,可以掛在自行車后座上,有了這兩個框子,自行車使用的頻率更繁了。他去哪里都要騎著自行車,而車后的框子里總要裝著一些東西。種子、從鎮(zhèn)街買回來的菜、從地里摘回來的瓜果……那兩個框子好像百寶箱一樣,隨時都能掏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父親對自行車像是對待自己心心相印的老伙計,愛護有加。不忙的時候,他就把自行車推出來,用井水慢慢地清洗車上的灰塵和泥土。他拿著沾了水的抹布,一點點擦拭車身,從車把到車輪,一個地方都不會遺漏。在他的精心呵護下,自行車雖然吃了很多苦,但大體上還是新的,亮的,沒有頹廢與滄桑感。
后來,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有了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也就慢慢被取代了,但是這輛自行車父親沒有當作廢品賣了,而是留在家里,時不時地還要推出來擦一擦。陽光下,他擦得那么認真,像是撣掉自己歲月上的塵埃。
自行車和父親一起老去了。(計量檢驗中心 馮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