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一吹,春雨一落,薺菜便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溪溝兩岸、田間地頭野薺菜紛紛冒出頭來,像初生的孩子離不開母親,八爪魚一樣小心翼翼地貼地而生,再翎羽般地展葉張開,向上生長,慢慢如蓮如菊一樣繁茂。
辛棄疾在《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寫道:“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當(dāng)嬌媚的桃紅李白因畏懼寒風(fēng)不肯報春之時,薺菜已搖曳著潔白淡雅的小花潑潑灑灑開在田間地頭。
這時候,赭石色的土地上最顯眼的就是薺菜了,不用刻意去找,一叢叢地擠在那兒,越是土肥水茂的地方越是乖順,綠得鮮嫩肥實不說,貼著薺菜根部只輕輕一扯,那份連根帶土拔出來的省心便讓人暢快。若是長在貧瘠堅硬板結(jié)的土里,根莖扎得更深,葉貼地更緊,深吸一口氣去拔、去挖,反而生出了一份珍惜。
在老家,薺菜跟香椿并稱開春第一鮮,是經(jīng)寒冬孕育撬開春天大門的第一縷清香。薺菜的鮮味來源于它自身所含的谷維酸,谷維酸作用同于味精。小時候,田間地頭薺菜并不少見,成叢成片,一會兒就挖一籃子。帶回家摘洗干凈,加了大油包餃子、烙菜餅,或做湯都很不錯。尤其喜愛薺菜煎餅,小鮮蔥和薺菜末加豬油拌勻,撒上清鹽,裹進(jìn)煎餅里上鍋烙至微黃,煎餅酥脆,薺菜翠嫩,這種做法最能激出薺菜的鮮香。
現(xiàn)在去挖野薺菜就像尋寶一樣,得有充足的時間去尋找。時令當(dāng)頭,超市的蔬菜柜臺和菜市場,都能看到薺菜的身影,而且量還很多,只是超市里賣的薺菜,雖然看起來嫩綠喜人也很干凈,但是口感遠(yuǎn)不及在世紀(jì)路那里地攤上賣的野生薺菜。薺菜還是野生的好,經(jīng)過漫長的生長周期,囤足了鮮香。有的是按斤賣,有的則是提前用方便兜裝好,論兜賣,大小重量都一樣,隨便挑,擺攤的不管是老大娘還是老大爺,淳樸黝黑的臉上帶著笑容對我說:“小伙子,咱這些薺菜都是從坡里剛挖的,你看看還帶著土可新鮮了”。也許對于他們來說,賣薺菜不僅僅是增加微薄的收入,在我理解還有就是不想辜負(fù)大自然的恩賜。
每一棵薺菜都是甜而軟綿的,在無限溫暖的香味里,帶著鮮活靈動的美好。它無需耕種,不占良田,不避荒林,實在是人世間最平凡而獨特的美味了。(計量檢驗中心 高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