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讀《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時看到這樣一個觀點: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很多“恐龍式”的人,我們姑且稱之為“恐龍族”。他們不喜歡改變,安于現(xiàn)狀,他們沒有野心,隨遇而安,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了一種惰性,把握不住寶貴的機會。書中說想要獲得最大的成功,就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畫地為牢的做法只會圈住自己,阻礙自己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這讓我不禁想起一句話,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但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
人生有兩個境界:一個知道,一個知足。知足的人活的明白、活的從容。人最大的罪就是貪婪的欲望,最大的禍就是不知足,最大的弊端就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太多。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貪婪是不存在的,但不知足,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卻習以為常。那么什么程度上的不知足就變成貪婪了呢?其實這就是一個“度”的問題。
女兒很喜歡娛樂圈的一位當紅男明星王凱,因為他帥氣成熟又穩(wěn)重,后來我無意間看見了他在一個頒獎典禮上的發(fā)言,頓時從心底改變了對他最初的看法。他說自己是個特別容易滿足的人,現(xiàn)在再怎么不好也比成名之前好太多了。他說自己最大的快樂就是遇到喜歡的角色并把他演好。我想,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在娛樂圈那樣內(nèi)卷的環(huán)境下,還能夠如此專注于自己的演技而不在乎名譽地位話題度,真的很難得。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他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他的知足。因為對于懂的知足的人來說,他什么時候都是對生活滿足的,什么時候都是幸福的。
但知足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的。我覺得這就是到了一定年紀,才需要談論的話題,年輕人就該趁著年輕,努力追求不知足。但是當奮斗了幾十年,有些榮華富貴就應該看淡了。人到了中年,身體不再如前,精力應該主要放在自己的健康而不是工作上。工作吃力就緩一緩,或者交給年輕人去做,再高的名譽地位再多的金錢又有什么用呢?錢一輩子都掙不完,我們更不應該拿年輕時用健康換來的金錢去買現(xiàn)在的健康。有句話說,身體是1,其他都是0,如果沒有1,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家庭方面,夫妻和睦、互幫互助就是最好的。外面的美女帥哥再養(yǎng)眼,他們能與你同舟共濟,好好過日子嗎?一時的新鮮感能比得上永遠的依靠和陪伴嗎?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這樣,優(yōu)秀的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再說了,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有權(quán)力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憑什么要變成你眼里的樣子,身心健康,學業(yè)有成就行,太大的壓力有時或許會適得其反!
所以,知足還是進取,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知足那些不能改變的,進取那些你真正想要的。(燒結(jié)廠 楊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