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每年夏忙結(jié)束之后,舅家都要用當(dāng)年收割的新麥子所磨的第一茬面粉,做成曲蓮,給外甥們送去。
所謂的曲蓮其實就是造型各異的花饃,但具體為什么將花饃叫做“曲蓮”,我至今也不知道,只知道這是幾千年來的風(fēng)俗。但是最讓人懷念還是在小時候那年月,物資匱乏,生活條件差,能夠吃一口白面饃饃,真算得上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記憶里,媽媽蒸的曲蓮不管是色澤還是形狀都是最好的,吃起來也是最香的。因為媽媽從發(fā)面到蒸的整個過程的每個步驟都很講究。發(fā)面時,往面粉里摻事先化開的酵母時講究水溫,而后慢慢的攪拌,待軟硬適宜時,再用手搓成面絮絮,雙手用力的不停揉。揉好后,在盆上蓋上濕毛巾,再在上面蓋個盆子,放在太陽底下或做過飯的鍋里,講究發(fā)酵溫度。兩三個小時后,揭開盆子看到,滿是螞蜂眼的面團(tuán),確認(rèn)面發(fā)好后,媽媽從面袋里盛出一些干面粉,再加些碘面,和發(fā)酵好的面一起適度地揉著,還不時地用鼻子聞聞,我有時忍不住好奇心,我也湊過去,但沒有聞出什么特別的味道。媽媽笑著說:“這饃蒸的好壞,碘是關(guān)鍵,碘多了饃發(fā)黃,碘少了,饃容易酸”。
面揉好后,接下來就是做曲蓮了,只見媽媽將揉好的面分成大小好幾份,大份的還要用稱稱一下,保證每個曲蓮大小一致,媽媽將面團(tuán)搓成條形,長長的面團(tuán)又被媽媽盤在案板上,在接頭處用刀劃幾下,一個漂亮的石榴花曲蓮底子就做好了,但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只見媽媽把所分的小一點(diǎn)的面團(tuán)一會搟成圓形,一會又搓成長條,一會又將長條卷起來,再用剪刀剪幾下,梳子壓幾下,就這樣一條條鯉魚、一只只小鳥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再用紅豆做小鳥的眼睛、辣椒當(dāng)作鯉魚的嘴巴,等這些小裝飾做好,放在先前做好的曲蓮底子上后,一個完整的曲蓮才算完工。
接下來,就是蒸曲蓮了。蒸的過程其實就是等待的過程,感覺很漫長,常常坐在媽媽身旁,聽著風(fēng)箱吧嗒吧嗒的響聲,看著鍋上白色蒸汽,隨著時間的推移,饃饃的香味越來越濃,強(qiáng)忍著口水,不停地問,“好了吧”!在不知道問了多少次之后,媽媽終于熄滅了火,揭開鍋蓋。熱騰騰的蒸汽加著饃香,彌漫了整個廚房,白生生的曲蓮端上了案板,展翅高飛的小鳥,嬌滴滴的小花,叼著辣椒的鯉魚,看著直流口水,忍不住,便要伸手去拿,媽媽,忙攔住我說道:“看你急的,小心燙著,等饃晾涼了再吃。”
每年曲蓮香時,小伙伴們在一起最多的話題也自然是相互比較,誰誰舅舅家的曲蓮饃面粉白,誰誰的造型好、誰誰的有嚼頭……雖然,由于外婆家較遠(yuǎn),我從未收到過舅舅家送的曲蓮,但媽媽做的曲蓮卻讓我在,小伙伴面前洋洋得意。
如今,姑姑家的孩子也早已不用送曲蓮,媽媽也再也沒蒸過,只是偶爾回家,恰巧碰到媽媽蒸饃,會特意要求蒸個小魚、小花給我。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每年麥忙后,街上也有賣曲蓮的,但是自從女兒出生后,媽媽還是每年堅持給女兒做曲蓮,雖然有時女兒回不去,但媽媽還是想顯顯身手,給外孫親手做個曲蓮,來表達(dá)自己的愛意。想想母親一臉幸福地做著曲蓮兒饃饃的情景,不知她的外孫女能否吃出當(dāng)年的濃香,能否體會到外婆的那份愛意?(動力能源中心 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