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仲夏的微微燥熱的風兒一吹,滿地的麥子就黃了,農(nóng)人們最為辛苦的時節(jié)就來了。古詩上說“農(nóng)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這里的五月恰是現(xiàn)在的陽歷六月,正是農(nóng)人忙碌的時候。
現(xiàn)在,地里的麥子已經(jīng)黃透了,單是看上去就足夠讓人欣喜不已。我估摸著人們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收割了,因為對于麥收的記憶已經(jīng)刻在骨子里,每到了這個時節(jié)我就可以想象麥子的收割進行到了哪一步。我家也種麥子,以前麥收時我和姐姐們也會跟著父母起早貪黑,一起收麥子。那時因為沒有機械,滿地的麥子都要人工收割,一個鐮刀,一個鐮刀揮舞下去才能收來谷倉里的沉甸甸的“金子”。收麥子都是在早晨下地,仲夏時節(jié)已經(jīng)很熱了,正常溫度能有三十四五度,如果高溫時間收割,人容易中暑不說,身體也吃不消,所以我們盡可能早地來到地里,把裝麥子的板車推到地頭,把鐮刀磨得锃光瓦亮,戴上水罐和中午的干糧,我們一大家子人就迎著熹微晨光向麥地出發(fā)了。
清晨的麥地還在沉睡中,沒有蟲鳴,也沒有鳥叫,等到太陽升起來時沉寂的地里才熱鬧起來,而這時我們已經(jīng)收割了許多麥子了。
父母擔心鐮刀傷著我們,只讓我們把捆好的麥子抱到板車上。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往返十幾趟之后人就累了。我們幾個孩子抱著麥子來十幾趟,身上的汗水就止不住地流,便躲到樹下坐在草堆上休息,而父母從來不會休息,他們彎著腰,不停地揮舞手中的鐮刀,像是機器人一樣重復(fù)著動作。我長大后也收過麥子,收麥子的累要遠比抱麥子累得多,往往我還沒有割多少就已經(jīng)累得腰酸,累得頭暈,可以想見父親母親一割就是一個上午,除了喝口水片刻不停該有多么累。但他們勁頭始終是那么足,總也不會累一樣,割一把,再割一把,直到一片片麥地只剩下麥茬,直到我們的板車上堆得麥子再也放不下。
割麥子也持續(xù)一周左右,地多得甚至要連續(xù)干十幾天。這些日子里沒人敢松口氣,沒人敢躲會兒懶,因為收成不騙人,付出多少辛苦就收獲多少麥子,這是不變的真理;因為時間不等人。“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萬一下了雨,起了風,麥子收不起就泡爛在了地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忙碌,麥子收進谷倉了,麥子留下的麥秸稈就成了我們的樂園。老家有個很大的打麥場,收到的麥子都聚集在這里,收割完成后大家就扎根在這里脫麥粒,剩下的麥秸稈也就順勢堆放在麥場里。一堆一堆是天然的床,當我們累了時就跑到麥垛上躺著,看著藍天和悠然的白云或是和小伙伴在麥垛上打鬧,再累也不覺得辛苦了。
浸透了汗水的麥收是美好的回憶,如今收麥子已經(jīng)實現(xiàn)機械化,我的父母再不用起早貪黑去搶收了,但我依然渴望回到收割的年月,再陪著父母忙碌在麥地,喜看稻菽千重浪,在收獲中感受農(nóng)事的莊嚴與可愛。(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