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柳條彎彎、棗糕香甜的時節(jié)。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個很重要的節(jié)日那就是清明節(jié),每到清明,母親總會做一種叫“棗糕”的饅頭用來祭奠祖先。
清明時節(jié)蒸出來的棗糕饃總是格外的香甜,這個時候市場上屬賣大紅棗攤鋪前最熱鬧,質(zhì)量好的大紅棗也會早早賣空。年幼時,每逢清明前,母親總會帶我早早去菜市上挑揀最大最紅的棗子,那是的我總會嚷嚷著:先嘗嘗,甜了再買......至今還記得母親和攤販的笑容。
買回去的棗子,母親總會在清水里灑上面粉,仔細(xì)的搓洗,接著晾干水分上鍋蒸。母親總是說:“蒸透了的棗子做出來的棗糕才會更加香甜。”只見她將發(fā)酵好的面團揉搓的光光滑滑,分成一樣大小,取一塊用面杖推開成圓形面片,鋪滿棗子上面在覆蓋一片,重復(fù)數(shù)層。接下來再取一小塊面團搓成長條用掌心按扁,搟成長方形面片,再切成細(xì)長條,在對折的地方放上一顆紅棗卷起來,再搓一個長條繞在花蕊底下交叉,重復(fù)的動作做花蕊,然后粘接于圓形面片上。動作嫻熟、一氣呵成,漂亮的棗糕饃就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那時的母親就猶如一個魔法師。
清明節(jié)這天,對于我們家不僅是祭祖的日子,也是我們團聚的日子。漂泊在外的親人在這一天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回老家。按照我們家慣例,掃墓時長輩攜帶香蠟、紙錢、水果......當(dāng)然少不了母親的棗糕饃,母親總會叮囑我將提前準(zhǔn)備好的柳條插到墳頭,表達著對已逝親人的懷念以及庇佑的感激。
如今已成家在外工作的我,回家的間隔是越來越長,即便是回家,也是匆忙收場。走的時候母親總會將大包小包塞滿我的行李箱,其中不無例外有著我小時候饞的大紅棗和蒸好的棗糕饃。今年“清明節(jié)”沒能趕回去,看著視頻里母親,兩頰的不知何時新增的白發(fā),圍著鍋爐忙碌的蒸棗糕饃的情景,母親笑著絮叨:“今年買的棗特別好......”我卻忍不住紅了眼眶。我知道,要不了幾天,快遞定會準(zhǔn)時來到我家報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棗糕饃,讓我知道,不論我走的多遠,不論我身處何方,她的愛始終伴隨著我。往后的年年歲歲我會準(zhǔn)時報道品嘗你做的棗糕,嘗盡它所有的香甜!(設(shè)備管理中心 陳瑞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