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南北之交的漢中,氣候溫暖濕潤,漢中人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軟糯爽滑的面皮開始的。天剛蒙蒙亮,沿街的各個面皮店已開始了一天緊張的勞作,磨米漿、炸辣椒油、熬制調(diào)料水。待到食客到來,米漿上籠屜一蒸,一碗熱氣騰騰,麻辣鮮香的面皮便可以上桌了。
面皮非“面”,而由米制成,因其吃前需切成條狀,形似面條而色如面粉,故取名面皮。如今制作面皮的過程多半已實現(xiàn)了半機械化操作,省了不少功夫。想起兒時,想要吃上一碗面皮,那可是需要一家人通力合作的。制作面皮的前一天,就得將大米用水泡發(fā),待大米泡發(fā)透徹之后,就到了磨米漿的時候,那時沒有機械化的打漿機,家家戶戶都有一口石磨,磨米漿的過程,一人用勺子將泡發(fā)好的大米灌進磨眼里,一人手握磨柄推動石磨朝著一個方向勻速轉(zhuǎn)動,如此反復,雪白的米漿便沿著石磨邊沿緩緩流淌下來。米漿磨好之后,就可以進行蒸制了,籠屜置于大鐵鍋上,在底層鋪上濕布,將米漿均勻的鋪在上邊,蓋上鍋蓋,大火蒸熟。那時的籠屜多半是由竹篾制成的,分為多層,一次可蒸制數(shù)張面皮,同時滿足多人的味蕾。
面皮蒸熟之后,少不了調(diào)味的佐料,蔥、姜、蒜、醋、辣椒油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講究點的人家,還會配上芹菜、菠菜、豆芽等時令蔬菜,這樣一碗雪白的面皮更顯的活色生香,令人口舌生津,讓人大快朵頤。面皮的吃法亦有多種,可涼調(diào)、可湯燴、也可爆炒。當然,作為地道的漢中人,涼調(diào)始終是最經(jīng)典的吃法,無可替代,如若再配上一碗酸爽的菜豆腐,那更是天作之合。
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其中必然少不了對家鄉(xiāng)味道的懷念。漢中人逢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第一餐飯無論是面對節(jié)日美食或是大魚大肉,都沒有一碗面皮來的實在、來的讓人歡愉,它不僅能解決你長途跋涉的饑餓感,又能刺激你的味覺神經(jīng),讓一路的疲憊煙消云散,吃的是鮮香,感受的是鄉(xiāng)情。(軋鋼廠 龔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