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地理老師說過,冬至是一年里夜晚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聽到這話時我打了個寒顫,那聽起來實在太冷了。多年過去,深冬又將至,我還是覺得冷,卻沒當(dāng)初害怕,細細琢磨,原是心中有了暖意。
不懼冬至,因為明白春天即將到來。誠然,冬至的夜是一年中最長的,卻也意味著最寒冷的時候即將過去了。如道德經(jīng)所云:“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若是只看到當(dāng)下的寒,自然心灰意冷,無力前行,可若想到杜甫那句“冬至陽生春又來”,便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起起伏伏,勝敗常至,小時候考試一次沒考好,便覺得天塌地陷一般,慌亂無比,不知怎么去面對家人、老師和自己,要好些時候才能緩過來。但隨著年歲大些,便明白了,人生不會一帆風(fēng)順,總有低谷徘徊時,我們不能沉溺于失敗的痛苦,也要看見,正因為一敗涂地了,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會使生活變得更好,從這個角度看,冬至并非只是寒冬,也意味著希望。“冬至,麋角解,熊深眠,一陽生,水泉動”,陽生泉動,是冬至真正的韻味。
不懼冬至,因為期盼團圓和愛。說起團圓的日子,人們總是會聯(lián)想到冬季,大家穿著棉襖,搓著小手,臉蛋紅撲撲,圍在一塊吃著冒熱氣的團圓飯,至于夏天,這樣的溫馨場景反倒少了。可見,冬天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團圓的時節(jié),而冬至又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一個好日子。記得還是孩子時,冬至到了就嚷嚷著要吃餃子,有時也叫親戚朋友們來家里,和和氣氣湊一桌,外婆另要做上一大桌子菜,紅燒鯽魚、清蒸排骨、小炒牛肉,還有紅通通的大螃蟹,饞得我流口水,指望著天天過節(jié),到了第二天,我還要問媽媽,下周能不能再過一次冬至。恐比堑脣寢屝不停。中秋不僅菜多,人也齊,姑媽、哥哥、嫂子,一大堆平時不曾見的親戚趁著節(jié)日,都聚在了一塊,分了各色餃子,大家圍坐一團,其樂融融話家常,現(xiàn)在想起那場景,依舊覺得心里暖暖的。我想,那并非只是一頓團圓的晚餐,還是一種平安相告,是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傾訴,如果對冬至有著如此的期待,又怎么會嫌棄這天的寒冷呢,或者可以說,正是因為寒冷,我們才相聚依偎,相互取暖呀。
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了暖氣和空調(diào),冬至的寒少了。同時,現(xiàn)代通訊技術(shù)進步,也使得人們對團圓的渴望弱了,畢竟打開微信,無論多遠都能立時通訊,真可謂遙遙相聚四萬里,一部手機全搞定。也因為如此,小時那相聚景象,似乎也在逐漸消失。于是,我愈發(fā)懷念起曾經(jīng)的生活來,懷念“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的日子,正是溝通不便、團圓不易,我們才更加珍惜冬至這個相聚的日子啊。
冬至之后,日子漸長,相信暖意將要來了,抓住時機,去和愛你的人團聚吧。掍搹S 陳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