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寒冷恰襯出爐火的溫情,一場雪落過之后,農(nóng)人家烤火用的爐子就陸陸續(xù)續(xù)被搬出來,生火取暖。受到朋友邀約,到他家的老宅子逛逛,他家的老宅子在村里,去的時候正是早上,一路上發(fā)現(xiàn)許多農(nóng)人在門旁少爐子,一股一股輕煙,繚繞在門前,這是入冬下雪后的漢中農(nóng)村最常見的場景。
來到朋友家后,幾位老熟人七拼八湊,做了一桌飯菜,兩瓶酒,細斟慢飲。飯桌上,大家興高采烈的聊天,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通,飯桌旁邊熊熊燃燒的火爐,默默無言地陪伴著我們,送來溫暖。飯后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我們在村里頭逛了一會兒,實在是難捱那刺骨的冷,于是又一溜煙回到朋友家,圍著爐子閑談。爐火一直很旺盛,歡騰的火苗一個勁兒地往上躥,一雙雙手像門一樣攤開在火上,一種踏實的暖意就順著手躥到了心里。
朋友突發(fā)奇想,把燒烤架上的架子拆下來放到了爐火上,把爐子的閥門關(guān)上一些,爐火的火勢減弱了一些,他片了一些肉,拿了一些蔬菜,自己調(diào)了佐料,我們像孩子惡作劇一般在爐火上烤起了燒烤來。這場景讓我想到紅樓夢中寶玉幾人在冬天用爐火烤鹿肉的場景,也讓我想起年少時一家人坐在火爐前烤火的場景。
北方的冬天一向難捱,尤其是一場接著一場的大雪大雨后,農(nóng)人無法下地干活,閑來無事就靠烤火和閑聊打發(fā)時間。那時我們家堂屋寬敞,鄰居們在吃過晚飯后都喜歡踱到我家來,大家圍坐著的也是一個火爐;馉t是農(nóng)人捱過漫長冬天的不可缺少的伙伴,沒了火爐的冬日必然是又漫長又難熬的。那時,大人們圍在火爐前,一雙雙手也像門一樣的攤開在火苗上,享受那一爐旺盛的爐火帶來的溫暖,小孩子也不愿離火爐很遠,通常是或坐在大人的懷里,或站在大人面前,一雙手就像一塊門板一樣攤開,也在享受那爐火的溫暖。
小孩子嘴里通常都吃著小零食,爐火烤過的花生,自家炒出來的野生板栗,最稀罕的就是糖果,但我記憶中吃到糖果的次數(shù)是十指可以清數(shù)過來的。不過吃什么并不打緊,最重要的是在爐火前有吸引我們的故事。大人們圍在爐火前,不僅談農(nóng)事說政事,最主要的還會談遠村近鄰發(fā)生的奇事怪事,這些神秘的故事吸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雖然大人們都知道那些故事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編”的成分,卻依然愿意相信,依然隨聲附和,而不辨真假的小孩子對那些故事是深信不疑,有時候會因為一個故事追著大人喋喋不休地問幾天,直到大人無奈地說出故事的真相才恍然若失地停止追問,但心里依然固執(zhí)的相信那些故事是真得。
在爐火前,我聽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也聽聞了許多奇談怪事,更在爐火前感受到了鄰里之間的親厚。如今望著眼前被烤肉落下的油噴濺出的火花,我的思緒穿過那火花,又飄向遙遠的記憶。(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