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姑給你們又織了幾雙針織拖鞋,在鞋柜里呢,你試試合不合腳。”上周母親從老家來看望我們,把二姑給我們織的針織鞋也帶來了。我們一家人好幾雙鞋,織這些鞋子要花費不少功夫和時間。鞋子都是二姑一針一線織出來的,又結(jié)實又暖和?粗且浑p雙針腳細密的鞋子,一股暖流涌入心間,記憶中不覺地浮現(xiàn)了許多雙手工編織的鞋子。
小時候我們穿的鞋都是家里人給做的,布料、鞋底、針線,一樣樣都是家里人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才挑選出來的。做鞋子多數(shù)是在乍寒還暖的時候,也就是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做鞋子是個浩大的工程,一家人少則三四口,多則七八、甚至上十口人,挨個做下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種細致的事情一般只有奶奶輩和姑姑媳婦輩來做,家里的男性都是粗枝大葉,做不好也不愿去做。
天氣寒冷的時候,做鞋就成了老家小院里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多數(shù)是在一個晴朗而溫暖的午后,大人們端著一個圓圓大大的簸箕,在院子里搬長桌子,桌子上放著鞋樣和鞋底、面料、針線等,雜七雜八,放著許多。一般做鞋子大家都是湊在一起,奶奶、姑姑和母親,還有鄰居家的嬸嬸也會過來一起做。她們并排坐在屋檐下能曬到陽光的地方,一面說笑著,一面穿針動線,做著活計。因為做鞋實在是很慢,很煩,也很漫長,需要湊在一起說說話,八八卦,拉拉家長,時間才能打發(fā)過去,針線也能快一些。
陽光下一排的長輩說說笑笑,手里的針線走位卻毫不含糊。她們做鞋之前都要先做好鞋樣,鞋樣是用紙板裁剪,用面糊糊好的,照著鞋樣,她們就能做好一雙鞋子。只見她們的大拇指上戴著一個頂針,雙手快速地在鞋底和鞋面之間來回穿梭。秋末冬初做的鞋子多數(shù)是留著嚴(yán)冬的時候穿,鞋底很厚實,針穿鞋底的時候阻力較大,這點可難不倒她們,在她們手里還有一個錐子,是專門用來引針的,針穿過鞋底的時候先用錐子把鞋底扎透,針再穿過去就容易了。她們就那么一針一線,納著鞋底,做著鞋子。歡聲笑語穿插在這個過程中。
等到一家人的鞋子都做得差不多時,寒冬已經(jīng)來臨了。家里的小孩子自然是先穿上新鞋的那一批,我最喜歡穿新鞋,尤其是二姑做得鞋,又軟又暖,厚實也結(jié)實,穿上新棉鞋,走路都帶風(fēng),記得那時只要穿上新鞋就要到小伙伴面前臭顯擺,顯擺誰的鞋子好看。實際上新鞋都是千篇一律的樣子,帶著小碎花的紅色棉鞋,或者是純黑色的棉鞋就這兩種,現(xiàn)在看來那些棉鞋是稱不上有款式的,卻依然阻擋不了那時的我們的驕傲,因為那是手工制作的鞋,也是清貧日子里難得的慰藉。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色各款的棉鞋應(yīng)有盡有,各式各樣機器制作的鞋子層出不窮,為了日常穿搭,我也擁有多款棉鞋,但在我記憶中,最暖和的還是二姑做的老棉鞋,那雙鞋織出了親情的愛,凝聚親情的情,那是有溫度的鞋。(計量檢驗中心 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