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試的時候太粗心,沒有認真檢查”
“還有別的沒做好的嗎?”
“沒認真讀題。”
看著孩子哭紅的雙眼,還有那膽戰(zhàn)心驚的神情,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雖然對于考試成績我和孩子爸一直沒有太過在意,總覺得孩子還小,粗心和大意是免不了,只要知識掌握透,成績不是檢測孩子的唯一標準。但是看著試卷上做過的題,依舊畫著錯號的時候,我知道,那不是粗心,是他對學過的知識壓根沒有理解透徹;叵胫看沃v題時的情景,我也在心里不斷的反思自己,對他的大吼大叫真的就能讓他掌握透徹嗎?
都說學習好的孩子,首先就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管是閱讀習慣還是思維模式,都要逐漸引導和拓展。但是在陪伴孩子的時間里,除了給孩子輔導功課的時間,作為父母,我們哪次不是抱著手機,或聊天、或網(wǎng)購,還美其名曰說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家長就是最好的畫筆,作為啟蒙老師,我們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愛讀書、多讀書,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愛閱讀的氛圍,讓孩子耳濡目染,才能養(yǎng)成一個愛閱讀的習慣。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能思考、愛思考的習慣。
知行合一,樹立孩子積極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拖延可能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的習慣,我們家孩子也不例外,有時我會大吼好幾次,反而會讓孩子厭煩,覺的媽媽對他不好,一點兒也不溫柔。這個暑假,我請教了周邊當老師的朋友,他們告訴我,要想了解孩子,就要先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通過與孩子不經(jīng)意間的談心,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家長首先要說話算數(shù),答應孩子和要做的事情,就算再難也要想辦法,不能半途而廢。同時,也要不斷的肯定和鼓勵孩子,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才有信心去努力嘗試,遇到問題敢于迎難而上。
勇于分擔,培養(yǎng)孩子熱愛生活,獨立生活的能力。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于80年代的我們,物資匱乏,生活異常艱難,但就是因為那樣的生活條件,讓我們看到父母生活的不易,六七歲開始在柴火灶做飯對于農(nóng)村孩子更是家常便飯。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物質(zhì)優(yōu)渥不說,爺爺奶奶更是寵愛,舍不得洗碗,就連洗自己的襪子也會被爺爺奶奶代勞。這樣不僅讓孩子養(yǎng)成懶惰的習慣,更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不管是上學期間,還是放假在家,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同時還要讓孩子幫助父母、爺爺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僅讓孩子養(yǎng)成分擔的習慣,更鍛煉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才能更加熱愛生活。
都說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這過程或艱難,或漫長,作為父母唯有不逃避孩子的缺點,正視短處,不斷的引導、鼓勵,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生活氛圍,陪著孩子一路成長。(供銷部 來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