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相冊,看到一張張兒時的照片,總會挑起心頭五彩繽紛的記憶,某天翻相冊,看見幾張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照片,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端午節(jié)。穿越時空畫面的鐘,從反方向開始流動,追憶似水流年。
在端午節(jié)來臨的前兩天,媽媽就開始張羅著準(zhǔn)備粽葉。粽葉洗干凈然后晾干,目的是方便那天使用。媽媽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嫻熟。她先將幾張粽葉合在一起攤在手心里,再將粽子葉小心翼翼地卷起,讓手里的粽葉捏成一個空心圓錐形,再用左手大拇指使勁把幾張粽葉的重合處壓實,接下來就可以往粽葉里放糯米了,可以添上花生、綠豆、豬肉等餡料,很快,一個漂亮的粽子包好了。按照媽媽的方法我也包好了一個粽子,那天我也學(xué)會了包粽子,滿足感油然而生,鼻尖縈繞著一股奇異的清香,趕緊跑去廚房看,撈出一個細(xì)細(xì)品嘗,一個個粽子被綠油油的粽葉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靠近粽葉便可以聞到一陣陣淡淡的清香,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端午節(jié)那天,小孩子戴香包也是習(xí)俗之一,早上早早的起床。戴上姥姥為我做的香包,這可是姥姥端午節(jié)前幾天就為我縫制的,各種顏色的毛線相互搭配很是漂亮,做好后的香包不但賞心悅目,還會散發(fā)出幽幽的艾葉清香,記得我還帶著香包到學(xué)校向同學(xué)們展示姥姥的手藝。當(dāng)時不懂只覺得好看,現(xiàn)在才明白每個香包里裝的是姥姥最樸實的心意和滿滿的愛。
插艾蒿也是端午的傳統(tǒng),據(jù)說為了辟邪,那天家家戶戶門框上都要插上艾蒿。記憶猶新,有次早上五點左右起床,就和媽媽上山去采艾蒿,來到山上的時候,青草上都是露珠,本是靜謐的黎明,此刻變得熱鬧起來。隨處可見采艾蒿的人,大家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候著。一定要趁著太陽出來之前把艾蒿帶回家,然后掛在門框上,艾蒿的清香回繞在整個屋子里。還會將雄黃和酒兌成液體,用小刷子將雄黃酒灑向房子外的每個角落,雄黃酒涂在小孩的耳、鼻、額頭處,可以避免毒蟲、蚊蠅叮咬,驅(qū)散瘟疫毒氣。
多么隆重的節(jié)日啊!讓我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如今好多端午習(xí)俗不斷被時間掩埋,也許是生活好了些的緣故吧,F(xiàn)在超市的粽子各種各樣,家家戶戶也很少包粽子了,人們也不再像以前一樣一大早去市場搶購,超市中新鮮的蔬菜瓜果也是琳瑯滿目。放眼望去,高樓聳立,雄黃酒也成了兒時的記憶……(動力能源中心 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