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由于農(nóng)忙,母親只身一人坐了兩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去看望我遠嫁的姐姐,在姐姐家的那段時間,母親學(xué)會了玩微信。臨走的前幾天,給她買了一個智能手機,原本的目的是方便交流溝通,能在想家的時候開個視頻,解了這思鄉(xiāng)之愁。怎想到,前幾天,父親打電話跟姐姐抱怨,說母親一天到晚抱著手機玩,聊完微信就看電視,一點也不顧家了,順便也把我們也數(shù)落了一番,責(zé)備我們不該給母親買智能手機。也因為這個原因,父親和母親大吵了一架。
我想,父親之所以會這么生氣,大概就是母親有了手機,忽略了父親的存在,彼此溝通少了。因為工作原因,無奈獨留母親和父親兩人在家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在沒有給母親買智能手機之前,她一直用著老年機,這也成為了我們與家情感交流的橋梁,老年機對于她們這一輩的人來說就像是七八十年代的電話一樣,除了打電話,其他的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所以她們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傳統(tǒng)的環(huán)境。吃飯時,大聲吆喝幾聲,端著碗筷,出家門,和街坊鄰里聊著天,悠哉游哉的吃完一餐,這樣的生活雖然很樸實,但也是樂在其中。
父親的手藝不錯,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在廚房里,母親是父親的得力助手,備菜是由母親負責(zé),這樣的默契配合已經(jīng)伴隨他們走過了大半輩子。如今,母親在微信忙著與遠在天邊的那些親朋好友聯(lián)絡(luò)感情,卻忽略了父親,殊不知最親的人就在身邊。我開始理解父親的控訴,彼此多年的默契,正逐漸被那冰涼的手機所打破,換做是誰都不開心吧。
像這樣的例子,近些年來也不在少數(shù),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現(xiàn)在的年也過得越來越?jīng)]有年味,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少了很多人情味。現(xiàn)今,除夕夜的大體狀態(tài)就是,吃完所謂的團圓飯,然后各自拿出自己的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快樂留在了手機里。
不管怎樣,團聚的日子,不要讓手機奪去這難得的溫情!(軋鋼廠 馮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