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到冬日農閑,在陜西東府同州(大荔縣),家家戶戶都會三兩相約一起做石子饃。石子饃是當?shù)匾环N傳統(tǒng)小吃,把餅坯放在燒熱的石子上,再蓋上一層熱石子,兩面烙熟,聽說以前還是貢品和隨軍糧。大家提前發(fā)面,洗石子,準備鐵鏊,碾壓好炒熟的花生碎、核桃碎、芝麻碎,備好蔥花、小茴香、豬油及各種調料,大盆里用熱油調制餡料,待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就可以燒火開工了。大家有說有笑的開始搟皮、包餡、烙餅、燒火,好不熱鬧。伴隨著噼里啪啦的柴火聲,不大功夫就有香氣四溢的石子饃出鍋,餅子呈圓形,中間有餡,餅皮微黃,皮酥餡香,表面凹凸,外酥里嫩,餡料里食用油經過石頭的炙烤將所有食材的本味都激發(fā)出來,咬一口滿嘴爆香,再吃一口香噴噴,美滋滋,好吃到幸福感爆棚。
雙面搟皮有餡的我們叫坨坨饃,還有一種沒有餡的叫餑餑饃,二者都屬于石子饃。餑餑饃是在揉面的時候把所有的作料都揉到面里,然后揪成一個個面季子,揉光搟成圓圓的大薄餅,用搟面仗挑起來緩緩地鋪到熱石子上,上面再輕輕蓋上一層石子,火不能太大,負責容易烤焦,翻饃的時候要小心翼翼,不能弄破餅子。餑餑饃外表金黃,吃起來酥脆,回味無窮,是小孩子的最愛。
兒時我們總是幫大人打打下手,一會跑腿拿柴禾,一會添茶倒水,冬日的廚房大家或是談論收成,又或是討論兒孫學業(yè),又或是互相展望未來,歡聲笑語不時從略顯擁擠的廚房傳出來,這個熱鬧的場景就是“打饃”。打完你家的忙他家的,通常要忙活整整一天,干完所有活后,大家把鐵鏊抬下來,再把鐵鍋架上,每人一碗湯面再就上剛打的熱饃,渾身舒坦解乏。
做好的坨坨饃、餑餑饃就像一個個小山,一排排簸箕、竹籠都壘得高高的,堆得滿滿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喜悅。待饃放涼后,奶奶會把又圓又黃又漂亮的饃先挑出來,我就很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奶奶說最好的要送給親戚朋友吃。后來我漸漸懂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里,這些石子饃就像糕點、點心一樣,走親訪友的時候帶上,把最好的送給親友品嘗,這才最能體現(xiàn)一個家庭婦女的心靈手巧。
上大學時離家遠,媽媽每年冬天都會給我寄上些石子饃,那是媽媽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我魂牽夢繞的鄉(xiāng)情。我會把幸福的味道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分享,在異鄉(xiāng)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牽掛和家的溫暖,F(xiàn)在生活越來越好了,石子饃這樣的傳統(tǒng)小吃也已經由手工轉為機器,效率也大大提高,想吃石子饃再也不用等到每年冬天,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下單,隔天就能享用到美食。石子饃種類也越來越多,有五香的、椒鹽的、麻辣的、剁椒的、鮮蝦味等,餅子非油炸,養(yǎng)胃易消化,老少皆宜,確實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春節(jié)快到了,真想馬上回家吃些媽媽做的石子饃。(旅游后勤部 王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