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把水燒上后,習(xí)慣性地打開冰箱門,想著炒點什么菜好。拉開冷藏室抽屜一看,還有挺多豆角、一顆白菜、十幾根辣椒、一些生板栗,這還是國慶節(jié)收假前婆婆給裝的。
再看看冷凍室,家里過年時給裝的羊肉還有一塊,“五一”來帶的香椿我用水焯好分裝的還有一點,端午節(jié)回家?guī)У聂兆舆有好幾個,上次回家裝的饃饃還沒吃完,這就又續(xù)上了,超市的大號購物袋裝了滿滿一袋,我用家里給帶的紅薯炸的丸子還能再吃兩三次。還有平常在超市買的雞蛋、豆腐、自己做的醪糟……可以說是應(yīng)有盡有,真像一個小型倉庫了。
基本每次回家來冰箱都會被塞滿各類蔬菜和吃食,足夠我們一家三口吃上一陣子。我時常跟老公開玩笑說,如果我們回家開個卡車,指不定爸媽還會給我們裝更多東西呢。有幾次從家里回公司,扛著東西上樓時看到同事,打招呼開玩笑說我們從家里拿東西都是用麻袋裝的,心里那是滿滿的獲得感。
其實不只是家里的冰箱,隨處一轉(zhuǎn),大到被子、床單,小到搓麻食用的板子,到處都是老家的蹤影。
尤其是吃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爸媽辦不到的。走進廚房,一壇子酸菜、一罐西紅柿醬、一大包辣椒面、兩小袋玉米珍、一包玉米面、一大袋子土豆、幾個紅薯……林林總總,都是上次國慶回家公公婆婆裝的,我甚至用婆婆裝的十幾顆大白蘿卜、一堆辣椒和我買的一些調(diào)味菜腌了一罐子咸菜,就等著再過個把月腌透了,切的拌一盤子解解饞。
國慶節(jié)收假時我們7號從家里走,6號的時候公公婆婆便開始把家里的蔬菜吃的大包小包地給我們裝了個遍。我現(xiàn)在還記得7號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公公婆婆就開始窸窸窣窣地給我們收拾東西,生怕把啥忘帶了。即便如此,我們走了二十來分鐘后還是接到了婆婆的電話,說我們把她裝好的玉米榛子忘拿了。本想著忘拿就算了,但轉(zhuǎn)念一想,老兩口為此收拾了半天,我們便說讓她在家等一會兒馬上回去取,結(jié)果還沒等我們趕到家門口,卻見她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在村口等著我們,生怕耽擱我們返程的時間。
每當(dāng)我看著冰箱里的東西,想著每次回家來的場景,都不禁會想起人民日報客戶端每年春節(jié)必曬的一項“爸媽裝的后備箱”,每看一次都仿佛在那些圖片中找到了自己,心理便涌動著陣陣暖流。有一次,我不禁被一個有點貧嘴的評論君給樂著了,他的爸媽除了給他裝了好多家里的吃食外,給他還裝了幾箱方便面,他覺得可能是父母怕把自己餓死在外面,當(dāng)時看的時候笑著笑著就笑出了淚花,其實,那和自己的父母又何其相似呢,每一個曬后備箱的圖片無一不是在曬爸爸媽媽對自己和家人深深的關(guān)愛。
我家的冰箱裝的不止是各類蔬菜食品,它和那些后備箱一樣,時常滿載著家人暖暖的愛。(旅游后勤部 孫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