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家的點滴生活,記錄著新中國70年的風雨歷程,每個人心中故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沉淀著幾代人的奮斗歷程,不忘來時路,常思故鄉(xiāng)人。
常常聽婆婆念叨,她是在陜西長大的,到十三歲才回到山西,卻不知道公公也在陜西那邊待過,而且是在那里出生的。趁著這次假期,他們提出要去小時候成長的黃河西岸走一遭。“上次回去已經(jīng)是十八年前的事了”,看著他們滿心的期待,我們決定帶著他們再故地重游一番。
出發(fā)時已經(jīng)臨近中午,匆匆收拾行裝便開始了此次“故鄉(xiāng)之旅”,因為長時間沒有去過,那里的路線怎么走他們也不清楚,婆婆只記得村子的大概名字叫“苑村”,老公搜索地圖才知道應該是叫呂家村,距離不遠,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老公的家在大山里,黃河東岸,婆婆指著山的那邊說:“我小時候就是在對面那山上長大的。”他們習慣稱那里為西岸,因為在黃河西邊。我們從東岸下山過鄉(xiāng)韓大橋上西岸,一路上聽公婆講起他們以前的經(jīng)歷。“隔山不算遠,隔河不算近。山這邊經(jīng)常能看到山那邊人家屋里升起的炊煙,但想要到達那邊,真的很難。”“那時還沒有修這條鄉(xiāng)韓大橋,要通過這直線距離不足一千米的路程,要經(jīng)過一條黃河鐵索橋,橋面用木板鋪設,木樁鐵絲鋼繩欄桿,很多人因為害怕留在了西岸。”“十幾年前建了這座鄉(xiāng)韓大橋,我和你爸才能有機會再回去一次,帶著干糧一路上抄近道走,也是翻山越嶺走了很久。”“現(xiàn)在社會好了,公路鋪到家了門口,開著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一天就能往返,還是要感謝黨的政策好。”
幾經(jīng)輾轉,來到了婆婆說的呂家村,村子變化很大,她也不記得住過的地方在哪里了,詢問過一個老婆婆才知道婆婆的親人已經(jīng)搬出了原來的屋子,現(xiàn)在住在村子最里面,又驅(qū)車走了十幾分鐘,終于見到了婆婆的親人。分別時還是豆蔻年華、年幼無知,再見已是兩鬢斑白、步履蹣跚。老夫婦倆看到公婆,親熱地拉著他們的手讓趕緊進屋,拉拉家常,說說以前的種種過往,不禁都眼含熱淚。
從呂家村出來,又來到公公待過的院子村,分別多年再次相見,公公握著親人的手久久不放。歲月讓這些曾經(jīng)共患難的親人們漸漸變老,可是這段經(jīng)歷卻讓他們永遠銘記,讓他們從心底牽掛著這些親人,不敢忘記這份恩情,這個家。
年紀大了就會懷舊,想過去的日子,想過去的人,這次出行,圓了公婆多年的愿望,在他們看來,這次之行比去任何地方都讓他們難忘。公婆的做法也教育了我們下一輩人,告訴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要忘記來時的路,告訴我們要慶幸自己生在這樣的盛世,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保衛(wèi)部 馬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