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片片田字格般的秧田里插滿秧苗,生機勃勃茁壯成長,滿眼皆是綠色的時候,又到一年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其起源、寓意、習俗眾多,不同地域各有不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端午節(jié)佩戴香包的習俗。
香包即香囊,以錦制作,也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囊囊體可采用單面絨布等布面材料,可根據(jù)需要作成多種造形,一般系于腰間或肘后之下的腰帶上,也有的系于床帳或車輦上。端午節(jié)前后,人們除了吃棕子、插艾葉以外,還要給孩子們帶上香囊。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許多城市、鄉(xiāng)村,仍有給孩子帶香袋的習俗。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制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依稀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前后那幾天,學校門口總會坐著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大概有七八十歲了,手里拿著一個木頭架子,掛滿了她手工縫制的各種香包,造型和花色多樣,有吉祥物、生肖動物、卡通人物等等,五光十色,多彩繽紛。每到放學的時候,同學們紛紛圍住老奶奶,你要這個他要那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老奶奶總是笑瞇瞇的說:“不要急,不要擠,一個一個來,大家都有。”而我每次都不急,等大家爭搶買完后,我會買一個最普通的香包,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絢麗的造型,但是香味持久。平凡的外表藏不住它的靈魂,也許這就是我的性格吧!我總會把香包掛在我的書包上,直到香味散盡,就這樣直到小學畢業(yè)。初中后沒有回過小學,也不知道賣香包的老奶奶還有沒有賣她的香包,她身體可好是否健在,她的手藝有沒有傳承……頓時,思緒萬千。不禁感慨,童年的記憶總是回味無窮!(軋鋼廠 李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