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一年佳節(jié)又至,古時盛景今猶存。元宵節(jié),一個“燈”的節(jié)日,大街小巷,火樹銀花,彩燈絢爛的燈光將城市點綴的猶如白晝,加上十五夜晚潔白如玉的圓月獨綻星河。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一座城市因元宵不夜。
不夜元宵,因于一個數(shù)字,“十五”。未曾浮云半掩,任憑晚風輕拂,十五的月從恒古照到現(xiàn)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有陰晴圓缺,一個月為一個周期,當望月出現(xiàn),也就是每月十五左右,月亮將趨于最圓。此時星空浩瀚深邃,籠罩著涼幕冷薄的夜,但圓月當空,將銀色的光暈溢出皎皎的玉盤,于是人間滿是清輝澈澈,不夜人間。
不夜元宵,源于一個習俗,“花燈”。古時候,人們?yōu)榱蓑屩鸷诎档目謶指,于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后民間逐漸有掛燈、打燈、鬧花燈習俗,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火樹銀花。城市里,最璀璨的不是星空,是綴滿大街小巷的萬紫千紅,一街彩燈云空,萬般變化。在元宵的晚上,人們?nèi)宄扇,涌入喜慶的氛圍,走出兩點一線的繁忙工作,走出宅家低頭的沉悶生活,共聚燈會,賞花燈,猜燈謎。現(xiàn)代花燈種類繁多,樓燈,獸形燈,人形燈,走馬燈,花燈……燈面或是應情應景的燈詩,或是辭藻華麗的燈聯(lián),亦或是燈會的重中之重,燈謎,看謎時思索有萬千卻不得其真,知謎底時恍然醒悟方覺其巧,其魅力如是。一夜游燈猜謎,一夜魚龍燈舞,不知疲倦不入睡,元夜燈如晝。
不夜元宵,佳于一個詞語,“團圓”。我們家一直有元宵夜的晚上吃湯圓也就是元宵的慣例,寓意自然是全家老少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母親尤為重視,每年都是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便提前備好餡料,然后,只待晚上一家人團聚時分,將煮好的湯圓盛上,有多的還會給鄰居端上幾碗,畢竟遠近不如近鄰,正值佳節(jié),一碗元宵便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除了吃湯圓,漢中地區(qū)興社火,中午時分,跟隨著家人去街道兩邊湊個熱鬧,看一看踩高蹺,舞龍獅,敲鑼打鼓,花臉棍棒,跟著他們游街穿巷樂此不疲。小時候看社火是騎在父親的肩膀上,如今,個子高了,不需要了,但是,一個人在外工作,難免感懷萬千,對以前近在身邊的團圓格外眷戀,誠如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