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的老人生病住院了,按照禮俗,需要晚輩到醫(yī)院去瞧瞧,送去慰問金或是送一些牛奶果品。到醫(yī)院時,老人正醒著,干瘦得像是一捆柴,無精打采地蜷縮在床上,見有人來了,面容才活泛一些,招呼著我們坐下。我們坐在他旁邊閑說了一會兒話,待準備離開的時候,老人再三叮囑我們多來瞧瞧他,我們都知道老人是寂寞,需要有人陪著說說話。
走出病房門,老人的兒子也就是我家遠房大哥,忍不住抬手抹了抹眼淚,然后慢慢走著把我們送下去。過程中,他對我們說老人的病已經治不好了,醫(yī)生下結論最多能活兩年。說到這時,他的語氣有些哽咽,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干巴巴地說幾句寬慰的話,因為當我們得知至親大限將至時,實際上任何語言和行為都是蒼白的。送我們上車的時候,大哥給我們留了一句話:“沒事常回家看看,老人年紀都大了。”這句話背后隱藏著什么,我們都明白。
隨著我們長大,父母變老,他們剩下的時間真得不算多了,然而,我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時間的無情和流逝速度之快。現在看到這活生生地例子,心頓時揪了起來。歲月不催人自老,年幼的我們可能會對父母說:“等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孝敬你們”;大學畢業(yè)了,我們可能會對父母說:“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好好孝敬你們”;等我們找到工作了,可能會對父母說:“等我工作不忙了,一定好好孝敬你們”;等我們結婚生子了,可能會對父母說:“等孩子長大了,一定好好孝敬你們……”然而,說出去的話總沒有幾次兌現,因為我們忙于自己的人生,忙于自己的小日子,總是容易把父母忽略,所謂的“孝順”也不過是給他們買些衣物,買些保健品,以安慰我們自己,欺騙我們自己已經盡到了兒女的責任。實際上,我們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做,他們就老去了。
曾經我固執(zhí)地認為父母不會變老,而如今我發(fā)現,原來我從小趴著的父親的挺直的脊梁早已彎曲,再也聽不起來了;從小忙忙碌碌,照顧著一家人的母親,也已經滿頭白發(fā),皺紋頻生了。那雙領我上學的溫暖的手已經鼓起青筋,面對一桌子滿滿的菜他們也吃不下許多了……他們真正地老了,這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我們無法與時間抗衡,我們無法與歲月匹敵,只能任憑父母老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可以等,但是唯有一樣不可以一等再等,這件事就是孝順父母。畢竟,時間是殘酷的,父母經不起等待,不要總想著有空了,總想著工作、生活穩(wěn)定了再去履行孝順的義務,孝順要趁早,陪伴要趁早,趁我們還年輕,趁父母還健在,及時去陪伴,擠出點時間,帶上孩子,多去陪陪父母……(計量檢驗中心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