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讀《活著》,是高中時候的事情了,那時候讀它除了感到對福貴這個老人一生的悲涼外,似乎再找不到更多的共情。然而在漸漸地面對成長與生活的時光里,我愈發(fā)認識到活著這兩個字對于人生當中的難得與值得。
余華先生在序言中寫道:“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關(guān)于活著這樣沉重的話題,我大多是不愿意去深思的,正如許多忙碌在生活中的人一樣,我盡力地活著,卻從未去思考何為活著。
在余華先生的這本小說里,前半生的福貴算得上是一個圓滿幸福的人,一家人過著平凡而又真實的生活,然而生活中來的變化總是突如其來,親人的一個個離世,讓福貴對于生活多了許多的無奈與悲傷,我以為這樣的一生算得上是一種懲罰了時,那個叫苦根的孩子也該是這位老人生命中的救贖與希望。然而故事結(jié)尾往往沒有那么隨人愿,餓慣了的孩子對于豆子的向往居然讓一條鮮活的生命在此消逝,我?guī)缀鯚o法揣摩當時的老人的心情,那是多么無望。然而在這樣的苦難里,這位老人依舊堅強地活了下來——和一頭老牛一起。福貴不如他的名字那樣吉祥,端端是一個悲苦的命,可在此后的時光里,福貴和另一個福貴一起走過了許多許多年。
我無法聯(lián)系到自己的身上,我以為自己的生活算得上是平凡,卻也比福貴要好的太多,可是我也時常達到共情,私底下認為自己有時卻比福貴還要孤獨,在這樣的時代里,迅速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差距被不斷放大,人們都在用力的活著,卻始終覺得自己活得不夠好,在這份不滿足里,包括了人們對于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巨大向往與憧憬。
后來,我偶然刷到一個視頻,同樣是一個老人,孤零零的活在現(xiàn)在的生活里,他們許多人說,這是現(xiàn)實版的《活著》,我那時便忽然明白,《活著》當中的福貴也不過是來來往往的人們,當中那些承受苦難而不言棄,依舊質(zhì)樸的一個縮影。我們時常為了生活而哭泣,甚至感到絕望與悲愴,然而在每一天太陽再次升起的那一刻,人們又再次收拾好行囊,微笑的用盡全力地去面對生活,我想,這就是活著的意義。(軋鋼廠 皇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