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讓你想起的可能是,一幅書法字畫、一片山水秀麗的風(fēng)景,但你一定不會想到漢鋼這個看似冰冷的鋼鐵之城吧。
在我所生活的地方背對秀麗的定軍山,面朝川流不息的漢水,看到它時工作帶來的壓力隨之消減,心情也變得愉悅,所以說它很美,但我覺得這是人們眼里最普遍的美。我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這樣來理解,美是一種合乎客觀規(guī)律,又合乎主觀目的,是大多數(shù)人覺得美它就是美的,由審美直覺的經(jīng)驗判斷而來的,但也不能完全肯定,因為美具有從眾性,只是我們欣賞美和判定美的直覺經(jīng)驗不一樣罷了。所以你不會想到漢鋼,因為大多數(shù)人不會覺得它美,更不會去欣賞它的美。
在拜讀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后覺得美也不是那么簡單,美并不只是存在于表象,而是取決于你的審美經(jīng)驗的直覺,而審視的角度不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看到它你所聯(lián)想到的事物或者想法,都會影響你對美的判斷。簡單來說,美被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有所為而為”的美,另一種是“無所謂而為”的美。如一顆古松讓你我看,它就是一顆古松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無非就是年代久遠(yuǎn)一點而已,歷經(jīng)滄桑罷了!但你讓一個畫家去看,同樣是這顆古松他便會放下手中的畫筆,他知覺到的這是一顆古松,便只會聚精會神地欣賞它蒼翠的顏色、它盤曲如龍蛇的線條,及它昂然高舉、不屈不撓的氣概。畫家并沒有考慮其他的問題,單純的去欣賞這棵樹,沒有其他的想法跟意圖,這便是他眼中古松的美,而為“無所謂而為”的美。假如是一個木材商人同樣看到這顆古松時,他會考量這顆樹筆直的樹干,是宜于架屋還是制器,思考怎樣去賣它、砍他、運它。這是木材商人眼中古松的美,他考慮的是樹的價值,實用,而無心欣賞樹的本身帶給他的美感。此為“有所為而為”的美。
回頭來看,用美形容漢鋼有人覺得有些許違和感,那是他們所站的角度不同或者立場不同而已。在別人眼里這座鋼鐵之城除了捉襟見肘的粉塵、噪音以外似乎沒有什么再值得一提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只看到它冰冷的外表,通過審美經(jīng)驗的直覺判斷的而已,并沒有去真正的欣賞它的美。
而我看來,漢鋼是美的,雖然它的外表不能讓你身心愉悅,但不代表它不美。比如一個人,你在他渴而無飲,饑而無食的時候給他一幅畫、一片美景,他也無心去欣賞,這個時候他覺得只有食物最美,因為食物能讓他飽腹,變得愉悅。所以一部分美是有實際意義的,并且有它存在的價值,眼下這座鋼城亦是如此,它是美的,它的意義和價值在于它無時無刻不在生產(chǎn),它生產(chǎn)的鋼鐵是現(xiàn)代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建筑、國防武器,哪個也離不開鋼鐵的支持。一個國家的鋼鐵的產(chǎn)能也可能決定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我覺得漢鋼是美的,美在它的價值,它的存在的意義,是一種“有所為而為”的美。
美,是審美經(jīng)驗的直覺,而直覺是掙脫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直覺。但是,直覺判斷的不是一定的,而美,是要去欣賞的,拉近自己與人、事、物的距離設(shè)身處地的去審視它的與眾不同。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燒結(jié)廠 賀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