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歲暮時,又到一年歲初始。”
元旦對于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辭舊迎新是自古以來的風氣和面貌,一年之中的苦楚,也可以隨著這個不平凡的日子煙消云散,因此元旦可以是一場短暫的煙花盛宴,帶著紀念和嶄新的意味,在依舊枯燥和無聊的工作中,悄然為人們帶來一點新的希望。不過,用煙花形容它太過絢爛,其實它可以更加平凡,比如一次晚飯,比如說一塊兒割好的豬肉。
元旦一過就預示著春節(jié)將至,所以老人一般都會在這個時候開始置辦年貨,比如說幾斤的小米和面粉,大白菜或者是腌酸菜腌蘿卜,但最經(jīng)典的就是帶著點兒奢侈意味的臘肉,臘肉的前身自然是新鮮的豬肉,養(yǎng)了豬的人家自然殺了自家的豬,掛上了炕,而家里沒有豬的,便去外面買了新鮮的豬肉,放在煙火下面熏制,這一個過程不繁瑣但是漫長,這就像是家中老人等待子女歸來的心,一直煎熬在裊裊的煙灰中,期待有一天,門被破開人走進來,共同去分享這一塊臘肉,雖然經(jīng)過了長久的冷淡,卻仍然散發(fā)出香氣,甚至時間越久越香。
在我小的時候,元旦當天的中午必然是要做一碗干炒臘肉的,要好的鄰居們聚在一起忙著過節(jié),我們幾個孩子便在附近的小巷里穿來穿去的鬧騰,家家戶戶的門窗里都能夠聽見鍋碗碰撞的聲音以及油倒入鍋“滋啦”的響聲和臘肉散發(fā)的香味,小孩子就饞的不行,一個挨著一個,從炒了臘肉的門口翹著鼻子去聞。甚至有時候會扒在門口不愿離開,就等著大人用鏟子從鍋里遞過來的一小塊肉嘗鮮。
時隔十幾年,現(xiàn)在山珍海味也逐漸變得尋常,一個臘肉早已不是我眼中的香餑餑,可往往在辭舊迎新的元旦里,我卻十分想念當年的炒臘肉。參加工作后的元旦多數(shù)都在外地度過,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元旦我與同事因為緊急業(yè)務加班,計劃著點些好吃的一起辦公室跨年,網(wǎng)頁翻了老半天也沒找出個所以然。這時一道手機鈴聲響起,一看那名字,我心中的無限感慨就升了起來。那是我媽,是在近年末之后一直在問著我什么時候回家的母親。
“你今晚吃飯了嗎?吃的是什么?”
“已經(jīng)吃過了。”為了讓她安心,我順口就欺騙了她,周圍的同事也自動的小了聲音,仿佛害怕電話那頭的老母親聽出什么異樣。緊接著她果然問出了那一個她重復了無數(shù)遍的問題。
“你什么時候回來?”
這個問題一出,我立刻又支支吾吾答不出來,因為我也不知道年末加班,要搞到什么時候。沒等我回答,電話那頭的人就自動回了話:“是我多問了,今年給你炕了臘肉,你記得回來吃就好了。”
這一句話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qū)εD肉的印象,咸干卻十分爽口,此時此刻我對那一碗臘肉想念非常。我回答了母親的話,說了自己一個大概回來的日期,掛斷電話之后,我跟周圍的人說:“點一碗臘肉吧。”(煉鋼廠 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