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人愛吃饃,饃在關中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燃面是平起平坐。一日三餐有兩餐都離不開饃,早晨一碗稠糊糊的小米粥,再把白宣宣的軟蒸饃掰開兩半,抹上兩勺稀油水辣子,用手指捻灑一點咸鹽,那滋味嘹咋了!這是改革開放之后富裕起來的關中農民最普通的一日早餐。
記得我小的時候,家里可吃不上白面蒸饃,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上一兩頓白面蒸饃。那時,我家的饃有兩種,一種麥面和玉米面混在一起蒸的兩攪饃,一種是純玉米面拌點咸菜碎蒸的咸菜饃。兩攪饃是長身體的我和哥哥專享,咸菜饃則是家里長輩的每日所餐。記得有一次,西安的親戚回到老家,奶奶為了招待人家專門蒸了一篦子白面圓蒸饃,結果她藏饃得地方被我發(fā)現(xiàn)了,我偷偷的拿了一個跑到外面邊吃邊羨小伙伴,結果他們一來二去好話恭維讓我上了頭,帶著他們把奶奶藏饃的老巢給端了。結果可想而知,爺爺氣的拿著燒火棍攆著要打我,奶奶護著不讓打,最后奶奶氣的抱著我直哭嘴里嚷嚷著“還不是日子窮,娃白饃吃不上,才眼羨幾個白饃”,那天我看到爺爺流淚了。
上初中時,家里餐桌上的饃已經有了變化。村里新修了灌溉田地的水渠,曾經的旱田變成了水澆地,用爺爺的話說“土地爺不虧下苦人,只要手勤把莊稼伺弄妥帖,家家都是倉有余糧,三餐吃麥面饃”。那時,家里餐桌上的饃為黑面饃和純麥面饃(黑面饃用的面粉是磨面機里出來的最后一道面粉;麥面饃是掐了二茬白面之后剩下的面粉)。黑面饃顧名思義就是饃比較黑,比較硬,俗名瓷面板饃,母親蒸黑面饃時會在里面加上糖精,黑黑的甜甜的瓷面板饃吃起來除了有些費牙口感還不是太差;麥面饃的蒸法花樣就較為繁多,搟成一厘米厚的圓形,抹上清油撒上干辣子面,五香粉,鹽,卷成長條就做成了一條油卷子;摘點新鮮的花椒葉,洗凈,剁碎,和鹽拌在一起揉進醒好的面里,摘成小劑,搟成大小均勻的圓形,蒸的時候抹上油五片一摞,不一會兒懶油坨子的椒香味隨著白騰騰的熱蒸汽躥的滿院都是。農忙時節(jié)帶上一壺水,拿上油卷子饃﹑懶油坨子既有飯又有菜又好吃,讓在田間勞作的下苦人吃得是津津有味,油卷子是那時田間地頭出鏡率最高的饃。
90年代后期,黑面饃在農村的餐桌上已經難覓芳蹤,雪白的白面蒸饃真正走進農家餐桌。記得有一次到外婆家,進門時外婆正在下蒸饃,舅媽看到我們趕緊拿出豬油罐,油潑辣子,拿起一個熱蒸饃,一分兩半,抹上一層豬油,再抹上一層油潑辣子,撒上咸鹽,招呼我們吃饃。我記得咬上一口,在嘴里慢慢咀嚼,動物油脂的鮮和油潑辣子的香在嘴里匯合成獨特的鮮香讓味蕾開花,讓人過齒不忘,此后熱蒸饃抹豬油夾辣子成了我的最愛。
“饃”是最普通的吃食,它的一路演變承載著幾代農民的艱辛和不易;它的一路變遷見證了偉大的祖國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的步步艱辛。“饃”是關中人的最愛,更是十四億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中國漢堡”。在全球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饃”事已然上線展現(xiàn)它新時代的風采,只用輕觸熒屏,各種好看,好吃,個性,綠色健康的新鮮“饃”事就躍至眼前。普通的“饃”事,講述著“中國糧”的故事,講述著中國老百姓的故事,講述著一代代領路人前赴后繼不忘初心全民奔小康的偉大夢想! (動力能源中心 李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