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老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的家中就有一位經(jīng)常以"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掛在嘴邊提醒我們的母親。
勤儉持家。母親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由于小時家境貧寒,姊妹多,自小便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記得女兒出生前,母親剛剛退休,正是閑下來打打牌跳跳廣場舞的時候,可她帶上老花鏡,找出家里的舊衣服、舊床單,拆拆洗洗、裁剪縫紉、一針一線給孩子做著小帽小鞋、小枕頭、小被子、小棉衣棉褲等。我看著一堆堆的碎布頭,就說:“媽,別做了,太麻煩了,又勞心又勞力,現(xiàn)在啥都買的到。”可我媽卻說:“別看都是舊的,可全是純棉的,又透氣又吸汗,可比新買的軟乎多了,剛出生的小孩皮膚嫩,用上最好了。再說了,小孩長得快,買的多了還沒穿呢就小了,舊衣服也沒法送人,扔了多浪費,有那錢還不如給孩子多買點好奶粉,長身體更重要。”不管我們怎么勸,母親依舊我行我素,一套套又可愛又實用舒適的衣服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看著就覺得好溫暖。
言傳身教。父母親都出生在50年代初,經(jīng)過了三年自然災害,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因此他們對糧食尤其在意。參加工作成家后,漸漸的家里三個孩子都到了長身體的時候,微薄的收入促使母親更加勤勞。70年代,中國尚處于計劃經(jīng)濟時代,糧食按定量供應,粗細搭配。別看現(xiàn)在玉米、紅薯被認為是保健食品,但在那個時候,可沒多少人愛吃。記得有一年,因為供應的粗糧多細糧少,母親蒸的白面饃很快吃完了,玉米面饃因為口感不好,妹妹吃了兩口就悄悄扔在了垃圾桶里,被母親發(fā)現(xiàn)后,不僅挨訓了,還餓了一頓,自此后我們姊妹三人都沒了剩菜剩飯?zhí)舴蕭莸牧晳T。后來本就出生在農村的父母親,工作之余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開荒種菜,母親也變著花樣學做各種雜糧面食,豐富家人的餐桌。
勤儉家風。家里有了兩位老人的言傳身教,家里的孩子也有樣學樣。上初中的侄兒自小就養(yǎng)成了隨手關燈、隨手關水的習慣,遇到誰忘了,他還要嘮叨兩句。垃圾袋不滿不讓扔,餐巾紙一撕兩半分著用......被我們戲稱為“小管家”,深得奶奶真?zhèn)。剛參加工作的女兒,從小動手能力就強,小手工做的杠杠的。長大后,更是迷上了DIY制作,隨著各類制作小視頻的上線,家里過時的衣服褲子、空的瓶瓶罐罐、五顏六色的毛線、盒子,在她的修修剪剪,穿針引線下,舊物換新顏,一件件漂亮實用的掛飾、花盆、抱枕、杯墊等等物件,即美化了居家環(huán)境,也給生活帶來了不少的樂趣。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也講過“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勤勞和儉樸,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它決定著我們能否立業(yè)、守業(yè)、成大業(yè)。父母親用他們的一言一行,教會了我們笑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培養(yǎng)了我們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不論逆境順境,熱愛生活,擁抱生活。(旅游后勤部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