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永遠不是媽”“豬肉貼不到羊身上”諸如此類的詞語是多數(shù)兒媳婦的共同心聲。當年結婚,一句脫口而出的媽,也不知道被自己親媽教了多少回,“嫁到人家,不要跟個生瓜一樣,要嘴甜一點,多叫叫媽,日子才會過得越來越好”。而我一直執(zhí)拗的認為,對一個人的善始善終,不是一句親昵的稱呼就可溫暖人心,所以那個脫口而出的媽現(xiàn)在想想其實都是假假的。
結婚后,早早就生了娃,所以很快就和婆婆共處一室。不巧的是,婆婆的大兒子也生娃,婆婆說:“沒事,生到一起不要緊,我們老兩口一人看一個,不管咋都要把我兩個大孫子拉扯大。”婆婆一句鼎力相助的話,說得斬釘截鐵,當時的我,著實被感動了,那老兩口豈不是得分開了?很快,他們便荒舊幾畝肥田沃土,舍棄幾畝陪伴多年的老棗樹,用一把鐵鎖鎖住了老家那扇簡譜的木制大門,然后帶上簡單的行李,婆婆來到了陜南,公公留在了陜北,分工明確,各抱一個孫子。
于是,在這個家,天天攪和最多的就是我和婆婆,也曾因“婆婆難相處”“婆婆很敏感”的問題心里為難過,磕磕碰碰的小事難免發(fā)生。婆婆是個愛干凈的人,下班回家后,忍不住要想抱抱娃,婆婆總說:“去洗手,臟兮兮的,別給我大孫子沾上。”當時心里就想,那也是我兒子,我們都是農村長大的,不都在土堆里也被拉扯大了嗎,矯情什么呀?后來婆婆怕我不高興,說現(xiàn)在社會不一樣了,小孩免疫力低,不得不處處小心呵護。婆婆是一個特別省吃儉用的人,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們從來沒有在外面吃一頓飯,她總說:“外面的飯都是地溝油做的,很不衛(wèi)生,還很貴,再者你們現(xiàn)在工資也低,要養(yǎng)娃還要還房貸,能省則省,我們那一輩就是從牙縫中省出來的。”每次聽了這話,我心里總不爽。所以,那些個燒烤、火鍋之類的美食也只能腦補一圈,然后又不情愿的跟婆婆一起吃。但是,面對這些生活的雞毛蒜皮,好在我每次都能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與婆婆唇槍舌劍、面紅耳赤。仔細想想,其實婆婆是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生活過得不要太累,太拮據(jù),更為了我們的身體著想。人常說“有錢難買我健康”,就是這個理兒。婆婆很細心,很居家。每次我們從超市買回來五谷雜糧之類的,婆婆就趕緊找一些空瓶瓶裝進去,以防生蟲,現(xiàn)在我也習慣了這樣做,不得不說婆婆影響了我的生活細節(jié)。
俗話說,“好女人是一個家的風水”。這句話一點沒錯,我覺得婆婆就是一個好女人,也是一個好媽媽。她是一名小學教師,而且是高級職稱,所以她的退休工資還挺可觀的,她總給我們說:“趁自己現(xiàn)在還年輕,多學點知識,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我喜歡婆婆的教育之道,她從不大發(fā)脾氣,即使孩子蠻橫無理,她依然堅持她的低聲教育,潛移默化的引導。直到今天,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她的孩子對她尊重有加,我的孩子也超喜歡奶奶。
如今,兒子已經六歲半了,婆婆和公公又回到老家,重拾他們廢舊的田地和棗樹。一顆顆光滑的、圓溜溜的土豆被打包一大箱從陜北寄到陜南,婆婆打電話說:“我們這些都是純天然的,沒有上化肥,都是有機無公害的,你們別在外面買,吃完了我們再寄。”我和老公千叮嚀萬囑咐別再這樣辛苦了,然而我們說的話無濟于事,老人的苦心我們懂得!我被感動的一塌糊涂,以前那些雞毛蒜皮的小矛盾早就煙消云散。今天,當我執(zhí)筆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婆婆今年六十歲了,過年回去后,發(fā)現(xiàn)她頭上多了好多白發(fā),歲月無情,誰也無法抗拒長大和衰老的腳步。只想說一句,婆婆也是媽,請歲月溫柔以待。(財務部 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