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外公,我要外公……”看見鄰居小朋友的外公又來了,網(wǎng)兜里鼓鼓囊囊地裝滿了蘋果、桔子,不由得我撒潑、打滾,朝媽媽發(fā)脾氣。只見媽媽眼中含淚,拉著我,在箱子的最底層拿出一張照片,“給,這就是你的外公!”我接過相片,瞄了一眼,隨手扔在腳下,媽媽急忙把它撿起來,珍寶似的用衣袖擦了又擦,然后在我屁股上捶了兩下,我哇的又一次哭了“他都沒你大,怎么會是你爸?”
春去秋又來,一年又一年,我依舊羨慕著別人的外公,即使有爺爺奶奶的百般呵護,依舊想著有外公外婆是一種怎樣的享受,可以和媽媽一起回娘家;正月初二可以有壓歲錢;和鄰居小朋友一樣,外公可以來看我……
轉(zhuǎn)眼間,我已是一名初中生,讀者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也許有人心里隱隱約約地說:你說的是那些“兵”嗎?”讀到這里,我依稀記得,小時候媽媽給我的相片,里面的人分明穿著軍裝。周末,媽媽再一次打開箱子,拿出外公的相片,我仔細端詳著外公: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兩條彎彎的眉毛下有一雙機靈的眼睛,配上一身臃腫的灰白色軍裝,顯得有些稚氣未脫。相片的背后有外公的簡介:孫引堂,生于1935年,陜西省韓城市西莊鄉(xiāng)裕家溢村,1軍1師1團1營2連戰(zhàn)士,1953年6月在朝鮮三八線臨津江攻打100高地時犧牲,葬于朝鮮開城烈士陵園9號墓。正當我看得出神,媽媽又拿出一個鮮紅的肚兜,說這是外公從朝鮮托人帶回來的。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韓城藉老戰(zhàn)士,烈士子女240多人慷慨解囊捐資,韓城市民政局鼎力協(xié)助下,二十二位烈士魂歸故里,英雄們有了自己的棲身之地。頭發(fā)花白的孫爺爺拉著媽媽的手,一一介紹外公的戰(zhàn)友,講著外公的故事,分享著外公在朝鮮的點點滴滴。此時此刻,我因有這樣的外公而自豪!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又一次跪在外公的墓碑前,敬獻著鮮花,燒著紙錢,媽媽又一次哭得淚眼朦朧,我們姐弟三找著外公的名字,念著他的事跡:孫引堂,1935年—1953年……十八歲,花一般的年紀,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已經(jīng)畫上了句號!十八歲,稚嫩的雙肩背上步槍與敵人廝殺,需要一種怎樣的勇氣?十八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又是一種怎樣的氣魄?借用魏巍一句話,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yōu)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ㄓ嬃繖z驗中心 胡藝林)